玉湖冷链主导起草国际标准《冷链物流中食品可追溯性的要求和建议》正式发布

  • 时间:2025-11-05
  • 来源:玉湖冷链
  • 浏览:12次
  • 分享
  • A- A+

2025年11月4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发布ISO/TS 31514:2025《冷链物流中食品可追溯性的要求和建议》国际标准。该标准由玉湖冷链作为首位主导起草单位,香港玉湖集团执行董事黄铮洪担任项目负责人,这也是玉湖冷链两年内参与起草并发布的第三项国际标准,标志着中国冷链实践经验持续转化为国际通用规范,不断填补全球冷链物流细分领域标准空白。

在全球冷链食品贸易中,“追溯标准不统一”长期是制约行业发展的核心痛点。例如,在冷链食材跨境流通中,各国温控记录格式不统一、追溯数据记录差异,导致追溯链不完整,品质难保障;同时,中小冷链企业因缺乏统一技术指南,追溯系统建设成本偏高等。为改善现状,ISO/TC 315(国际标准化组织冷链物流技术委员会)启动专项标准研制工作。

玉湖冷链作为国际标准制定核心贡献企业,受中物联冷链委委托,联合将《食品冷链物流追溯管理要求》国家标准升级为国际标准。2023年7月,《冷链物流中食品可追溯性的要求和建议》立项通过,成立WG6追溯工作组,中物联冷链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刘飞担任工作组召集人,由香港玉湖集团执行董事黄铮洪担任项目负责人,牵头统筹标准研制工作。工作组由来自新加坡、日本、法国、马来西亚、韩国、英国、印度、乌干达等多个国家的行业专家组成,2025年11月完成编制并发布,历时27个月。

此次发布的ISO/TS 31514:2025《冷链物流中食品可追溯性的要求和建议》规定了在冷链物流中建立食品可追溯性系统的相关要求和建议,旨在实现追溯信息的采集、管理和应用等功能的整合。该标准的适用范围覆盖支持食品可追溯性的全流程管理,尤其针对冷链物流服务商涉及的关键环节,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等,直至食品最终送达终端消费者手中,形成全链条的追溯技术支撑。

近年来,玉湖冷链已实现国际标准领域的跨越式突破:

2024年11月,主导起草发布ISO 31511:2024《无接触式冷链物流技术规范》,成为我国首个冷链物流领域国际标准,央视新闻联播专题报道其在疫情后冷链安全配送中的全球指导价值;

2024年 12 月,深度参与 ISO 31512:2024《B2B冷链物流服务-低温仓储服务和低温运输服务要求》,贡献中国 B2B 冷链企业“仓储-运输”一体化管理实践案例;

2025年 11 月,主导起草发布ISO/TS 31514:2025《冷链物流中食品可追溯性的要求和建议》,填补全球冷链食品全链条追溯标准空白。

目前,这三项标准已形成覆盖“无接触配送、B2B服务、食品追溯”三大核心场景的国际标准矩阵。

玉湖冷链(广州)交易中心全自动立体库场景作为标准的制定者与实践者,玉湖冷链通过“国际标准本土化转化 + 全国园区场景化落地” 路径,破解标准落地“最后一公里”难题。在已全面投运的广州、成都、武汉三大交易园区中,均建成符合国际高标准的数字化冷库:硬件上覆盖常温至- 60°C的全温区,可满足各类高端食材全方位温控需求;软件上依托数字化技术实现全冷链环节温度数据实时监测、记录与追溯,结合物联网(IoT)技术对温度变化及时响应,有效防范冷链断裂、货物损耗及食品质量问题,从软硬件层面保障“追溯数据真实可查”。其中,玉湖冷链广州园区凭借高标准的数字化冷库建设与运营,获评华南地区首家“五星级数字化仓库”。玉湖冷链(揭阳)交易中心鸟瞰图值得关注的是,玉湖冷链揭阳园区的蔬菜区自2025年5月试营业以来,已成为粤东地区蔬菜交易重要集散地。依托玉湖冷链的硬件支持与服务模式,该区域蔬菜流通损耗率成功降低50%,不仅为商户降本增效、推动市场交易规模与质量双提升,更成为国际标准直接服务农产品流通领域和民生的典范样本。

未来,玉湖冷链将立足自身在冷链科技、园区运营中的专业积淀,以现有国际标准矩阵为基础,持续深化实体场景的标准践行,不断提炼可复制的中国冷链解决方案。同时,依托全球协作经验,积极推动更多细分领域的国际标准制定和完善,助力全球冷链行业迈向更安全、高效的发展新阶段,让玉湖方案、中国智慧持续为国际冷链生态发展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