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数智玉湖|以重资产履约交付体系落实国家冷链战略

  • 时间:2025-08-14
  • 来源:玉湖冷链
  • 浏览:17次
  • 分享
  • A- A+

「 解码数智玉湖 」系列

今年是玉湖冷链成立和实施全国战略的第五年,围绕冷链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保障食品安全等国家课题,玉湖冷链坚持重资产投入与科技创新并举,五年来,以覆盖全国的高标冷链食品交易中心履约网络和线上线下一体化(OMO)模式交出了答卷,不仅实现了冷链食品的高效流通与便捷交易,更为行业提供了全新的数智化解决方案,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为了让更多合作伙伴了解玉湖冷链逻辑和价值,我们特梳理“解码数智玉湖”系列文章,供行业参考。

本期将带大家了解玉湖冷链以重资产布局的履约交付网络。


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第五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玉湖冷链(广州)交易中心作为广州国家骨干物流基地重要组成部分入选。继2022年成都项目入选“成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2023年广州项目入选“广州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项目”、2024年武汉项目入选“武汉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至此玉湖冷链已获得四个国家级的冷链和物流体系认证。


香港玉湖集团于2020年制定并实施玉湖冷链中国区战略,与中国冷链事业发展同频共振。在《“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实施的五年间,玉湖冷链的全国布局和园区选址深度融入中国现代物流体系,已然是其高质量发展行进路上的鲜活注脚。


伴随经济发展与政策推动,在中国巨大陆路交通网络上的冷链物流基础建设,已是推动我国食品高效流通、保障食品安全、加快乡村振兴,以及将中国庞大的市场规模转化为全球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


融入“十四五”规划,破解“断链”“伪冷链”痛点

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相继起步于2018年、2020年,两者共同作为国家物流体系中的重要节点,旨在完善国家物流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国家物流整体竞争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从填补空白,到补链强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再到网络优化、功能升级、产业融合、绿色智能乃至协同区域——建设期间,每一个项目落子背后均有不同的战略深意。


2021年末,为加速破解行业“断链”“伪冷链”等痛点,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提出在宏观层面建设“四横四纵”8条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串接农产品主产区和19个城市群,形成内外联通的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网络。而2022年发布的《“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进一步强化了这一体系与国家物流网络的联动,明确提出要加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与国家物流枢纽的运行衔接,构建冷链物流骨干网络。


那么,在国家加速打造现代化物流体系的背后,玉湖冷链究竟如何通过全国布局的冷链交付体系及OMO商业模式,推动行业数智化升级,以及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


玉湖冷链数智化创新实践推动产业高质量升级

2020—202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先后5次发布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玉湖冷链成都、广州园区分别入选第二、第五批基地名单。


结合中物联冷链委资料,第二批基地需在健全冷链物流网络体系、保障区域生活物资供应、促进冷链物流与相关产业联动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第五批以“完善全国网络、协同区域发展”为核心定位,通过战略节点补强、数字化标杆打造与产业协同创新,进一步完善国家骨干冷链物流通道网络,强化对内需体系与双循环格局的支撑作用。


五年时间,在以重资产布局的履约交付网络之下,玉湖冷链通过大比例科技研发投入推动商业模式创新,为产业高质量升级提供支撑——玉湖冷链拥有250名研发与运维人员,自投研发投入费用超过3亿元。通过全场景数字化解决方案,玉湖冷链已构建端到端数字化支撑体系,通过这一体系,冷链物流从仓储、运输到交易等环节,都能实现数字化管理,提高整体运作的流畅性和精准性。此外,玉湖冷链于2024年成立了AI实验室,专注于仓储物流领域的策略算法,垂直模型与具体场景的结合、应用和行业推广,致力于搭建大数据平台,沉淀行业数据,以可视化、智能化数据呈现,为经营决策、行业分析、客户洞察等提供精准依据。


冷库自动传输系统


数智化变革显著提升了玉湖冷链在交易、仓储、物流等环节的效率与效果。以广州园区为例,在第五批基地“数字化标杆打造”“产业协同创新”目标下,作为广东省首个冻品全温区冷链仓储交易园,其正以数智化基建和OMO模式为引擎,在“广州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发展中释放核心动能。


玉湖冷链广州园区位于花都区,坐拥粤港澳大湾区唯一大型空铁双枢纽的区位优势,距离白云国际机场仅11公里,毗邻广州北站,坐拥空、铁、水、路立体交通网络,可实现冷链食品“24小时直达湾区、48小时覆盖全国”的高效配送效率。开园以来,玉湖冷链广州园区内已有600余家冷链龙头企业入驻,涵盖数十家年交易额超20亿元的头部企业,形成覆盖猪牛禽类、海鲜水产等主流品类的产业集群。为助力园区商户数字化转型,提升运营效率提升,玉湖冷链还打造了“云上玉湖”等线上平台,让客户足不出户即可享受集仓储、物流、拍卖、供金等服务于一体的冷链食品供应链解决方案。目前,园区商户线上化率已超过90%。


玉湖冷链物流网络高速发展


作为玉湖冷链协同区域发展的一大体现,广州园区内的大湾区江西馆在运营首年,签约交易额即突破3亿元,新华社在报道中称:依托玉湖冷链的渠道优势以及创新采用的OMO运营模式,江西农产品已进驻大湾区多家大型商超、生鲜电商平台、高端酒楼及团餐供应链,品牌认知度显著提升。报道同时关注玉湖冷链在跨境生鲜贸易、大湾区保供体系中的创新实践,尤其是其智能化冷链仓储系统及符合国际标准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为农产品高效流通提供了标杆范例。以宁都黄鸡为例,去年4月起,借助玉湖冷链在大湾区的市场资源和渠道网络,宁都黄鸡在大湾区市场逐渐打开局面,年销售额从最初的数百万元增长至2024年年底的1.26亿元,成为赣品在大湾区的一张亮丽名片。


而在第二批基地“统筹区域发展”“扩大中高端冷链服务供给”的目标导向下,定位西部地区国际冷链食品交易基地的玉湖冷链成都园区自2024年11月试运营以来,即通过模式创新与生态构建,持续发挥链主企业引领作用:试运营期间举办“环球美食嘉年华”,3天促成超万次采销撮合,产品日均进出库超2千吨;春节前举办“新禧年货节”保障区域生鲜供应,吸引上万名西南区域采购商现场选购。2025年以来,玉湖冷链成都园区通过与Marfrig&BRF等南美头部牛肉生产企业搭建携手进口肉类贸易专场,推动全球冷链资源“走进来”;同时通过举办冻品竞拍、商户数字化培训等系列活动,助力川味食材“走出去”,为成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注入核心动能。


入选国家物流枢纽第四批名单的玉湖冷链武汉园区已于2025年5月首仓开仓,首日入库货物约3000吨,园区将于下半年全面投运。


玉湖冷链助力乡村振兴,激活农产品流通新动能新实践


玉湖冷链不仅在数字化领域成绩斐然,还深度融入乡村振兴,为农产品流通注入新的活力。


以揭阳园区为例,5月27日,玉湖冷链(揭阳)交易中心暨揭阳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蔬菜区启动试营业,该区域作为园区核心功能区之一,档口数量近400个,已实现入驻率100%,是揭阳及周边地区蔬菜供应的脊梁。揭阳园区的落地建设,不仅有望大幅减少揭阳本地种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产业在流通环节的损耗,依托园区构建的国际化的供应链体系,还可为提供资金支持和拓宽销售途径,进一步扩大市场交易规模、提升交易活力,助力揭阳经济发展和“百千万工程”深度落实。


玉湖冷链揭阳园区蔬菜区试营业车辆进场


从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到国家物流枢纽,我国物流基础设施正从“专业领域补短板”迈向“全国网络强协同”。玉湖冷链通过成都、广州、武汉等项目的深度实践,既见证了国家冷链战略从区域单点突破到全国网络协同的推进历程,更以“数智化运营+全产业链服务”为范本,坚守“构建便捷交易、快速流通、全程可溯源的冷链食品供应链生态”的初心,在数字化转型和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持续发力,为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更大的力量。